清脆的驼铃声交织着老北京叫卖声,大幕拉开,熟悉的“人和车厂”映入眼帘——7月18日,北京人民艺术剧院“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”的第二部作品《骆驼祥子》在首都剧场迎来首演,曾于1957年在北京人艺演出的《骆驼祥子》,被完整“复刻”在观众面前。
《骆驼祥子》透过人力车夫祥子的命运,真实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,充满了浓郁的北京风味。1957年,经导演梅阡改编,老舍先生的小说被搬上北京人艺的舞台。凭借精湛表演,《骆驼祥子》不仅成为北京人艺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作,更树立了文学改编话剧的典范。作为"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"的重要一步,排演《骆驼祥子》是人艺传统的承继。昔年,人艺老院长曹禺写下“龙马风神,骆驼坦步”的期待,这一次,“我们以‘龙马风神’的魄力,让青年演员挑起大梁;以‘骆驼坦步’的踏实,沿着老艺术家的足迹,一步步走近经典。”北京人艺院长、《骆驼祥子》复排艺术指导冯远征说。
复排导演闫锐和于震认为,要再现这样一部深入人心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,最重要的还是表演,要以扎实的表演塑造鲜明的人物。“拉开大幕,就看表演。演员要去呈现那个年代的味道,找到人物的精气神,让年轻观众了解并感受旧时期北京的生活面貌。”闫锐说。演过祥子的于震则把自己的经验悉数相传:“这个戏不靠形式,全靠演员之间的相互交流,这要求演员台词烂熟于心,人物心理拿捏精准,彼此间配合默契。”
为了推动更多年轻演员的成长,这轮演出,祥子、虎妞各有两组演员轮流出演。同演祥子的黄麒源、赵正添都在捕捉祥子为数不多的台词背后的心理变化,张晔子、周佳钰共饰虎妞,张晔子把她解读为充满矛盾、个性鲜明的悲剧女性,剖析虎妞的心路转折,周佳钰苦练台词,紧扣语言的老北京味儿,突出人物的市井气。同时,饰演刘四爷的刘宸抓住与角色共有的“虎相”特征,把刘四爷的贪婪冷酷表现得颇有层次,王堃饰演的二强子、刘辉饰演的老马等一众配角把乱世中底层人民的苦难、坚韧、乐观演绎得悲凉而生动。
在舞台呈现上,西直门城楼的剪影映于深处,旧式灰瓦房围在中央,幕起幕落间,八仙桌椅等老物件原汁原味地搭建起旧时代车厂的场景。这一版《骆驼祥子》在舞美、灯光、服装、化妆上力求还原1957年版原貌,为此,舞美团队翻阅大量史料,从一砖一瓦处反复比对影像资料。"如今的舞台技术和场景切换更先进,我们用转台整合了剧中三大场景,但每件道具仍然需要手工制作。"舞美执行王威说,当代的服装面料、舞台灯具等细节都与过去不同,复原难度不容小觑,但整个舞美制作团队都明白,研究前辈们的舞美手法是一次与他们的隔空对话,是人艺风格、样式、精神的重要传承。
据悉,《骆驼祥子》本轮演出将持续至8月3日。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记者:高倩,方非
【来源:京报网】
明道配资-明道配资官网-实盘配资开户-股票配资交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